第813章 兵力调度(2/2)

肉,砍掉哪个都不行。总不能前方胡乱的招募大军,后方胡乱的给编制,到时候军队的补给怎么办?

姜维认为,刘正主政时代的兴汉国,由于梅园的威望不足,军队的数量远远没有达到饱和的程度。给编制和装备让前方将领自行招兵买马,有利于迅速的扩充兴汉军的实力。

军功换编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新编部队的战斗力问题。同时也让兴汉军的凝聚力达到了短暂的巅峰。

可是如今的兴汉国天命所归,一亿五千万的人口也保证了兵源的绝对数量。兴汉军的常备军数量已经饱和。再加上梅园的威望和政策引导,若不加以限制,那会让前方将领穷兵黩武。

在漫长的边境线上,容易发生战事的也就那么几个地方。前线将领掌握的军队多了,会不会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呢?

怪不得人主总是会忌惮前线将领功高盖主。要是让某位将军长期掌握数量庞大的军队。即便是将军没有反意,那些升无可升的有功将士也会推动该将军造反。

邓艾在潼关主持的华阴攻势,其实就是姜维对全国兵力调动的一次尝试。

潼关的常备军是两督人马,大战期间从荆州,并州和大草原调了三督人马加强给邓艾指挥。

后来潼关战事告一段落之后,抽调的三督人马又有了新的安排——王林回转落日城;庞会重归并州马超麾下;郭淮调入祁山堡,用以加强赵统的兵力。

这样一来,大战期间前方是关注的焦点,梅园也有足够的警惕之心。大战结束之后各自归建,也可以有效的避免尾大不掉的事情。

全国兵力调度,是梅园兵力饱和之后的必然选择。姜维的调度,既满足了各方对军功的需求,又恰到好处的实现了前方将领的战略意图,还避免了尾大不掉的隐患。

各镇帅的常备军,可以保障地方的安全,只是需要大规模征伐的时候才启动调兵程序。这样可以避免浪费,也可以减轻梅园的军费负担。

当然了,赵统的奏章所讲述的情况,就是从千里之外调兵的后遗症。好在前方已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姜维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郭淮提议临战举行军事演习,为随军参谋部制定作战计划提供最新的有效数据。姜维认为是务实的做法,不仅可以解决知己的问题,还可以让将士们自行调整,尽快的适应战场环境。

兴汉大帝刘立第一时间就御批了军相姜维的“关于全国兵力调度与磨合的工作报告”。梅园总参谋部积极行动,很快就拿出了具体的计划并通报全军照准执行。

兴汉军屯长以上将领副职不定期轮换制度政策的颁布,让兴汉军将士在适应新型调度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兵源素质具有地域性,大范围轮换可以让各镇帅军的基层将领得到有效的锻炼。至少在完成大战调度的时候,不会在物资准备方面出现严重的失误。

禁止转码、禁止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模式!

街亭防线的布置进展很快,不到两月,就已经初具规模了。随着大战的临近已经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

兴汉军的军报评论说:“街亭奇盾依托老城布局,郭督帅可否首建奇功?”

有了梅园总参谋部的政策支持之后,街亭前线的郭淮和鲁淑对于固守就更有信心了。

“老鲁,你说以前要是有这样的轮换制度,咱们至于在街亭布防的具体方案上左右为难吗?”郭淮把手中的政令交给了鲁淑,满腹牢骚的问道。

“老郭,兴汉军一直以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你就不要抱怨了,做好眼下的事情才是正理!”鲁淑害怕郭淮越说越离谱,忙插开了话题。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兴汉使命】最新更新章节〖第813章 兵力调度〗地址https://wap.275b.com/11_11676/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