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百宝斋(2/3)

下雨刮风都不会灭。再赠送一年份额的煤油,免费的。”

听闻此言,李二当即满意点头“如此甚好。”

那边之前吃亏了的房玄龄决定抓住机会坑李云泽一把,两人商量好此时后,房玄龄悄悄的将朱雀大街上的煤油灯间隔标注为小尺。

唐朝的度量衡有两种,一种是小尺,十尺一丈为三米。

还有一种是大尺,十尺一丈为三米六。

用小尺的话,那就意味着要多出许多的煤油灯,以及消耗用的煤油。

表面上看,房玄龄的确是通过这种办法让李云泽多出了些本钱。可实际上他不懂什么叫做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看似李云泽出钱出力给朱雀大街做了夜间美化工程,可实际上这就是一条长达五公里的大型广告。

等到长安城的人见识了煤油灯的亮度与好处,自然会促进煤油灯的销量,之后再向着外地扩散推广。

到时候可就不仅仅是赚回本钱的事情了。

商品推介会继续进行。

李云泽接连介绍了玻璃杯,看着跟葡萄美酒夜光杯一样的玻璃杯。玻璃瓶,能够装酒水的透明瓶子。玻璃碗,喝茶的时候能够清晰看到茶叶在水中载起载浮的透明碗。

此外还有重头戏的玻璃窗户,比起现在用纸糊的窗户来说,玻璃窗户不但密封性更好,而且最重要的是透光性能甩出窗户纸九条街。

这就是科技突破带来的生活品质提升。

解决了出产玻璃的问题,大量的玻璃制品就会迅速铺满市场,改善曾经的生活环境。

至于其他一些玻璃制品的手工艺品,更多的是用来作为装饰,李云泽随口介绍一番也就没再关注。

在李云泽的带领下,众人迈步上了二楼。

一来到二楼,入目所见就是一辆做工精美的马车摆放在正中位置上。

比起传统的马车来说,这辆马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四个轮子。

不过见到马车的勋贵们,倒是没太过于激动。

毕竟有关于四轮马车的技术,早早的就已经为大唐获得,甚至军中运输物资的大车,都在快速更换成四轮的。

李云泽迈步上前拉开了车门,向着车内示意“诸位,可以上去试坐。”

有李二在这里,没人敢于跳出来吃螃蟹,只能是请李二先去开个头荤。

李二也是当仁不让,迈步上了马车往那皮革垫子上一坐。

“嗯?”

他的龙腚立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感觉,那种松松软软外加欲拒还迎的感觉,是之前从未体验过的。

马车之前肯定是坐过的,可之前的马车里面要么是木板,要么是裹着丝绢稍微松软点,而且内部空间狭小,光线也是昏暗。

此时的这辆马车,不但座椅宽敞极度舒适,而且内里空间很大,直接躺下都没问题。

更重要的是,马车两侧都是用上了贴花玻璃,采光度方面非常出色。

等到李二下来,众人纷纷一拥而上,想要感受一下新奇玩意的与众不同。

李云泽没去解释说,这辆马车的技术工艺多么的出众,减震弹簧悬挂系统与转向轴承的技术突破是多么的重要。

他很清楚说这些没用,勋贵们不在乎这些东西,他们只在乎是否好看有排面,是否坐着舒坦。

所以带着减震弹簧的沙发坐着舒坦,马车上用了金箔银线,专门往美轮美奂的方向去做,就是让人一看就为之惊艳的那种。

很明显,勋贵们对如此华丽的马车非常满意,尤其是得知还可以定制各自的家徽之后,那就更加满意了。

“三百贯一辆,绝对是友情价。先定先得,定晚了那就在后面排队等着。”

以李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最新更新章节〖第385章 百宝斋〗地址http://m.888gp.net/253/253292/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