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抓阄(2/3)
一百二十斤说少不少,说多也不说,应该能承受得住!”>
“况且,国家每年只收一次粮食税,而地里的收成却是两茬儿。种完小麦,还能再种一茬苞谷或是红薯,口粮绝对富裕!”>
“咱们家有六个年轻力壮的大劳力,耕种二十二亩半的田,根本就不算什么!”>
“今年的光景若是好的话,说不定还能迎来一个大丰收,到时候家里可就再也不会缺口粮了!”>
说着说着,老太太不由喜笑颜开,心情一下就变得极好。>
都是种了一辈子地的老农,对于地里的大概收成,各自都有一定的把握。>
一百二十斤的粮食税,还吓不到他们。>
李东升见奶奶高兴,也不由跟着轻笑了起来。>
说实话,根据八十年代豫东地区每亩不超过四百斤的小麦产量来算,一百二十斤的公粮确实并不算低。>
若是遇到天气不顺的时候,交了公粮之后,剩下的粮食可能都不够一家人一年的口粮。>
但是,正如奶奶所说,他们这里的庄稼可是一年两熟。>
冬小麦,秋玉米。>
小麦的产量或许并不高,但是秋季的玉米,或者是红薯的产量却是很可观。>
这样一年忙下来,地里的收获肯定足够养活一家老小的了。>
再怎么,也会要比之前的公社大锅饭所得到的口粮要多得多!>
毕竟,只要交了公粮之后,剩下的那些收成全都归个人所有,不必再像以前那样全部充公上缴、统一分配了。>
这样,当也少有人会再像以前在集体上工时那样,混水摸鱼,滥竽充数了。>
能干的、肯干的人,自然就能收获到更多的粮食,把日子过得更好更红火。>
“好了,时间也不早了!”>
刘支书再次高声吆喝道:>
“既然大家全都听明白了,那咱现在就正式开始分配土地!”>
“分配的方式也没有那么复杂,就是咱们最常用的抓纸阄,分到的土地好坏,全凭个人的运气!”>
“只有一点,抽到了就得认,不管是好是孬,谁也不兴反悔!”>
接下来,村主任刘恩红与村民兵连长刘建设,一起搬出一只用来抓阄的大木桶来。>
桶口用红布封了顶,中间留了一个手臂粗细的孔洞。>
之后,刘恩红从上衣兜里掏出了一个小本本,上面写满了人名。>
“大家静一静!”>
刘恩红高声叫嚷道:>
“现在由我来主持这次的抓阄事宜,一会儿我点到名字的乡亲请到台前来。”>
“家里有几口人,你们一会儿就在这只木桶里抓取几个纸阄!”>
“纸阄上写着的是哪片土地,以后那片土地就归你们耕种,不许反悔!”>
“现在开始点名!”>
“一大队的刘洪在不在?!”>
“在!在呢!”>
人群中一个老汉兴匆匆地跑上前去,在村主任的监督下,第一个把手伸进了木桶里。>
“北风地五十九号一块,南坡地二十六号一块,南坡地三十五号一块……”>
刘洪家共有九口人,一共抓了九只纸阄,由村主任一一宣布公示。>
接下来是第二个,第三个……>
被叫到名字的,都是各家户口本上写着的户主,不出意外的话,老李家待会要上去抓阄的人应该就是张桂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活,1980】最新更新章节〖第十一章 抓阄〗地址https://m.888gp.net/355/35593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