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十七章 白叠子带来的益处(1/3)

第七百十七章 白叠子带来的益处

“这是,白叠子?”

满是疑惑的从丫环手中将一袭棉被接过,触之轻,感之柔,才摸了一会儿,着手处竟已渐起了热度,这怎么可能?苏炳仁睁大了一双老眼,不敢置信地抬头向柳无尘看来。的事情,寻常百姓,置办得起。

对于苏炳仁对他们东家的夸赞,柳无尘心中虽也是百般赞同,不过涉于情礼,柳无尘在一旁并没有出声答言,颔一笑,便把这句话给揭了过去。

“爷爷说得不错,”细摸着柳府丫环手中所捧抱着的宣软被和,苏晨曦轻声将爷爷的话茬儿接过:“用造价低廉,等同于废的白叠子,做出这般丝毫不比狐裘逊色的棉被棉袄之物,柳先生确是又做出了一个天大的功德。”

“让天下百姓有更好的御寒之物可以过冬之外,柳先生还为天下农户开辟出了另外一条足以养家糊口的营生,”苏晨曦的目光在爷爷还有柳无尘的面上打量了一圈儿,轻声说道:“若是小女子猜想得不错,随着柳府棉被棉衣生意的日益兴隆,那白叠子也势必会水涨船高,就如年前‘三原茶’出世之后,我大唐市面上的茶叶一样,明年我大唐境内的万千农户,也必有不少会开耕植上白叠子这种农物。”

“嗯,曦儿说得有理,”宝贝孙女儿的话让苏老头儿的眼前一亮,面上带着几分喜色地开声说道:“若真能如此的话,说柳小子他功德无量,却是一点也不为过了。”

身为大唐的大司农卿,苏炳仁比谁都更为清楚为大唐百姓引来一种新的农物是何等的艰难与重要,大唐国域,每年都极为单一的耕种模式,已经让某种作物的产量急剧膨胀,农产的价格也开始随着逐年降低,有的甚至已经低到了一个让农户每年每季都入不敷出的地步。

别的且先不说,就拿日常用度之中最为重要和不可或缺的粮食来说,贞观年间的时候,每石小米的价格是一贯,但是现在呢,仅仅是过了不到十年的时间,每石小米的价格却是已经跌到了不足三百文。

虽然从侧面来说,这是预示着我大唐国富民强余粮充足的一件好事,但是农业上来说,从苏炳仁这个大司农卿的眼中来看,对于每日在农田之中辛勤耕作的农户来说,这,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产量不增,而价格却在日益下调,试想一下,若是再过上几年,农户辛苦耕作一年所得,竟顾不上一家几口的吃穿用度,到时还有谁会愿意把心思放在田上?

农为国本,民为农基,若是这基,这本全都出了状况,民罢耕,农罢产,则大唐危矣!

所以,现在的大唐农业,除要要想办法提高每亩耕地的单产之外,亦极需要一种或是几种新的作物来调济、刺激一下,尤其是像白叠子这种明显有着巨大经济用途的农物,效果会更好。

老头儿极是兴奋地搓着两只枯手,心里面对柳一条这个年轻的后生也是越的欢喜起来,没曾想,这一趟的三原之行,这小子竟给了自己这般大的惊喜,除了可以大幅提高农物产量的耕作方法之外,竟又碰上了白叠子这种以前看似无用的外来作物。

这小子是个福星。

一举就解决掉了落在自己心里数年的难题,同时也为我大唐百姓觅得了一条新的财路,苏炳仁的两只老眼冒着光亮,现在看来,当初自己决意着要把‘陌农令’赏颁到柳小子的手里,还真是明智之举,这小子,没有让人失望。日后若是那几个老东西为此向自己挑起理来,自己也有了话说。

“苏小姐真是蕙质兰心,无尘佩服,”点头冲着苏晨曦微微一笑,柳无尘轻声说道:“事实上我们东家也是早就有了这个打算,在处理白叠子的时候,经我们家少爷吩咐,所有的种棉籽粒,已都被府里的下人给储存了起来,年后我们柳府会在大唐境内,适宜种植白叠子的各个县郡地域,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牧唐】最新更新章节〖第七百十七章 白叠子带来的益处〗地址https://m.888gp.net/55/55603/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