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策士(2/4)


“先王弃群臣谢世时,我还年轻,继承君位的时间也不长,我心中确实怀疑,认为各国联合,不奉秦国,不是我国长远的利益。”

“于是,我打算改变心志,去掉疑虑,让土地弥补已往的过失,来奉秦国。我正要整备车马前去请罪,正好听到您明智的教诲,赵王答应了张仪的建议,张仪才离去。”

听此,柳砚道:“为何齐王,秦王,韩王,楚王,魏王都会听信张仪的话?”

慕容楮道:“哪有这么简单。”

柳砚:“什么意思?”

虎子道:“这不止是因为张仪聪明。”

慕容楮道:“也可以说是因为张仪聪明。”

虎子道:“因为张仪知道诸国的境况,所以说的有道理。”

听到虎子的话,柳砚似乎明白了,应声道:“我知道了。”

谢慈道:“张仪向北到了燕国,游说燕昭王,道大王最近的国家,莫过于赵国。过去赵襄子曾经把自己的姐姐嫁给代王为妻,想并代国,约定在句注和代王会晤。”

“赵王告诉厨工说到时你送羹,趁机把代王杀了,于是当时,厨工趁送羹的机会,杀了代王。

“赵王的姐姐听到这件事,便自戕了,所以至今还有一个名叫摩笄的山名,代王的死,天下人没有不知道的。”

慕容楮道:“然后呢?”

谢慈道:“赵王六亲不认,大王是有明确见识的,那还能认为赵王可以亲近吗,赵国用兵马打燕国,两次围燕国都城来于大王,大王还要让十座城池向他道歉。”

虎子和易筐还有柳砚认真的听着。

慕容楮道:“如今,赵王已到渑池朝拜秦王,送出河间一带土地奉秦国。如今,假如大王不奉秦国,秦国将用兵马到云中、九原,使赵国打燕国,那么易水、长城,就不再为大王所拥有了。”

柳砚道:“张仪确实聪明。”

慕容楮道:“是吧。”

柳砚问:“那苏秦呢?”

慕容楮道:“也聪明。”

柳砚:“谁更聪明?”

慕容楮:“不知道。”

虎子:“我也不知道。”

易筐道:“我也是。”

谢慈道:“而且,现在的赵国对秦国来说,如同郡和县的关系,不敢轻易用兵马打别的国家。如今,假如大王奉秦国,秦王一定高兴,赵国也不敢对燕国不利,这就等于西边有强大秦国为依,而南边解除了齐国、赵国的忧虑,所以希望大王仔细地考虑它。”

“燕王说我就像蛮夷之徒一样在落后荒远的地方,这里的人即使是男子大汉,都仅仅像个孩子,他们的言论不能够产生正确的决策。”

柳砚道:“所以燕王也信了?”

谢慈点头道:“对。”

慕容楮道:“肯定会信。”

谢慈道:“于是说如今承蒙贵客教诲,我愿意向西面奉秦国,送出恒山脚下五座城池,燕王听信了张仪的建议。”

“张仪回报秦王,还没走到咸阳而秦惠王去世了,武王即位。武王从作太子时就不喜欢张仪,等到继承王位,很多大臣说张仪不好的话,说张仪不讲信用,反复无定,出卖朝廷,以谋图君恩。”

听到这,众人愣住了。

慕容楮道:“什么?”

柳砚道:“那怎么办?”

虎子道:“张仪于秦国有功。”

易筐道:“不错。”

谢慈没说甚,只道:“秦国一定要再任用他,恐怕被天下人笑,诸侯们听说张仪和武王不和,都纷纷背叛连横,又恢复了合纵联盟。”

“又一年,大臣们不停地说张仪,而齐国又派人来责备张仪,张仪担心被杀,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日常种田】最新更新章节〖第212章 策士〗地址https://wap.275b.com/75_75005/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