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荆国(2/4)

归于任氏,任氏因此发了财。”

慕容楮道:“聪明。”

虎子道:“一般富人都争奢侈,而任氏却崇尚节俭,致力于田牧。田地一般人都争着低价买,任氏却专门买贵而好的。任家数代都很富有。但任氏家约规定,不是自家田得来的不食,公事没有完成也是,以此为乡里表率,所以他富有而皇上也尊重他。”

柳砚道:“崇尚节俭好。”

谢慈道:“边疆之际,只有桥姚得马千匹,牛二千头,羊一万只,粟以万钟计算。”

“吴楚七国起兵反叛汉朝时,长安城的列侯封君要从军出征,需借有息之钱,有人认为列侯封君的食邑都国均在关东,而关东战事胜负尚未决定,没有人肯把钱财给他们。”

“只有无盐氏拿千金给他们,其利息为本钱的十倍。三个月后,吴楚平定。一年之中,无盐氏得到十倍于本金的利息,以此富与关中富豪相匹敌,关中地区的富商大贾,大都是姓田的那些人家,如田啬、田兰。还有韦家栗氏、安陵和杜县的杜氏,家财也达万万钱。”

听到这,慕容楮道:“我明白了,谢慈说的不错,聪明只是原因之一,还得有运气。”

易筐道:“不错。”

谢慈道:“还有机会。”

说完,道:“以上这些人都是显赫有名、与众不同的人。他们都不是有爵位封邑、俸禄或者舞文而发财致富的,全是推测事理得失,随机应变,获得赢利,以经营商工末业致富,用购置田产守财,以各手段得一切,用法律政令等文字方式,变化多端大略如此,所以是值得记述的。”

“至于那些致力于田牧、山林、渔猎或经商的人,凭籍权和财利而成为富人,大者于一郡,于一县,小者于乡里,那更是多得不可胜数。”

慕容楮道:“商贾聪明,但是若无运气和机会,那也不会成功。”

柳砚道:“也不会富甲一方。”

慕容楮道:“不错。”

易筐道:“运气和机会,是不是要去问算命的?”

谢慈笑道:“不知道。”

柳砚道:“有些道士就是骗子。”

虎子道:“对。”

谢慈道:“景打细算、勤劳节俭,是发财致富的正路,但想要致富的人还必须出奇制胜,耕田是不易的行业,而秦杨却成为一州的首富。”

四人认真的听着。

谢慈又道:“盗墓不好,而田叔却起家,都本来是恶劣的,而桓发却致富,行走叫卖而雍乐成却发财,买卖油是不好的,而雍伯挣到了千金,卖水本是小本生意,而张氏赚了一千万钱。”

“磨刀本是小艺,而郅氏富到列鼎而食。卖羊都本是微不足道的事,而浊氏富至车马成行。给马治病是浅薄的小术,而张里富到击钟佐食。这些人都是由于心志专一而致富的。”

听到这,慕容楮道:“所以,成为商贾真的不简单。”

谢慈点头道:“不错。”

易筐道:“这些不只是运气,聪明,机会,还有其他原因。”

虎子问:“什么原因?”

柳砚道:“是啊。”

易筐道:“我也不知道。”

谢慈没有说什么,只道:“由此看来,致富固定的行业,而财货也没有一定的主人,有本领的人能够集财,没有本领的人则会破败家财,有千金的人家可以比得上一个都郡的封君,有万家财的富翁便能同国君一样,这是否所谓的素封者,难道不是吗。”

虎子道:“还得有本领。”

慕容楮道:“是啊。”

易筐道:“就是得聪明,聪明就是才能。”

谢慈道:“也可以这么说。”

慕容楮道:“我明白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日常种田】最新更新章节〖第220章 荆国〗地址https://wap.275b.com/75_75005/220.html